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誰贊成?誰反對?

最後更新時間: 2021 年 12 月 7 日

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誰贊成?誰反對?

 

 

「外交抵制的壓力,有用嗎?」美國白宮6日正式宣布:由於無法接受中國政府在新疆對維吾爾人發動的「種族滅絕」(genocide)與「反人類罪」暴行,美國確認將對2022年2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季奧運會」發動外交抵制——在抵制命令下,美國政府官員、外交代表將不會出席北京、或參與中國舉辦的任何奧運儀式;但美國冬奧代表隊的赴中參賽則「照舊出團」,運動選手將正常參賽——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第一個宣布抵制北京冬奧的國家。線上娛樂城

 

消息傳出,中國政府一方面強調「本來就不打算邀請疫情嚴重的西方各國政要觀賽」,另一方面卻揚言要向美國發動具體內容不明的「對等報復」;但另一事主——國際奧委會(IOC)——對此則是樂觀低調,除了強調「尊重各國政治決定」並對於北京冬奧的順利進行表示期待外,亦透過官方再度重申:「奧運沒有政治立場,體育活動必是『中立』的。」

 

事實上,白宮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遠比體壇先前預想的「全面抵制」(不派代表團參賽)來得輕微,除了美國奧會鬆了一口氣之外,美國的各大「冬奧贊助商」也都如釋重負。正也因此,拜登總統的抵制強度到底夠不夠明確?運動國手的參賽願望又該否被犧牲?亦成美國政壇不同意見的針對焦點。

 

但北京打算如何「報復」美國的外交抵制?各國還有誰即將跟進譴責中國?如果國際政要都不會表態出席觀禮的話,2月4日的冬奧開幕式還有誰會出席「賣習近平面子」?線上娛樂城

 

 

▌前情提要:〈彭帥的正義值多少錢?WTA無限期停辦「所有中國女網賽」的代價〉

 

 

但北京打算如何「報復」美國的外交抵制?各國還有誰即將跟進譴責中國?如果國際政要都不會表態出席觀禮的話,2月4日的冬奧開幕式還有誰會出席「賣習近平面子」? 圖/路透社

 

 

 

美國欲對北京冬季奧運「外交抵制」的風聲與討論,早從東京夏季奧運後就已見具體。外界原本期待在11月15日的美中領袖視訊高峰會上,習近平會親口邀請拜登觀禮開幕式,但雙方最後卻是「相敬如冰」,不僅完全沒有提到北京冬奧,會後拜登更主動對外表示:「華府正在研擬『外交抵制』」。娛樂城

 

相關政策決定,原本傳出將在美國感恩節前後公布,但後續的協調討論一直到12月6日,才由白宮公布最後決定。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新疆持續進行的『種族滅絕』(genocide)、『反人類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以及其他種種人權壓迫問題…拜登政府將不會派遣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與會2022北京冬季奧運與冬季帕奧運動會。」 

 

 

 

 

在6日的白宮例行記者會上,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以措辭極為強硬的官方指控,宣布了美國政府對於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命令。美方表示,假若美國若無其事、假裝天下太平地出席觀禮,其作為等同於承認並默許中國在新疆的人權暴行,「但我們不會、也不能如此自欺欺人。」

 

不過莎琪的強硬表態過後,隨即補充強調:針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僅限於美國政府代表與外交官員,美國冬奧代表隊的選手、教練團與後勤支援都會「常態參賽」,不受白宮政策的相應約束,「美國隊的所有國手仍將得到政府上下的鼎力支持!雖然我們只會在自家觀戰,但仍將100%力挺美國隊的表現。」娛樂城

 

白宮於12月6日表示:「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新疆持續進行的『種族滅絕』(genocide)、『反人類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以及其他種種人權壓迫問題…拜登政府將不會派遣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與會2022北京冬季奧運與冬季帕奧運動會。」 圖/路透社

 

 

不過莎琪的強硬表態過後,隨即補充強調:針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僅限於美國政府代表與外交官員,美國冬奧代表隊的選手、教練團與後勤支援都會「常態參賽」,不受白宮政策的相應約束。圖為習近平賞雪。 圖/美聯社

 

 

美國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雖然象徵著與中國關係的近年最冰點,但其抵制手段僅限於「外交觀禮/官員出席」的決定,仍讓國際奧會、眾多國際贊助商與轉播單位都鬆了一口氣。根據《路透社》的採訪分析,各大贊助商與官方授權夥伴原本最擔心的是美國代表隊「拒賽缺席」,因為這不僅牽扯極為複雜的公關合約與廣告檔期,對於合作四年的眾多國手來講,更可能等於長達8年的大賽真空期。因此儘管華府的外交抵制勢必觸怒北京;但就短期而言,必將如期舉行的冬奧賽事,仍能擔保「冬奧合約商機」馬照跑舞照跳的無礙前進。

 

在此前,針對北京冬奧的抵制聲浪,主要來自於各大國際人權聲援組織與美國的外交鷹派。眾人的「全免抵制」主張往往會提到1936年、由納粹德國所主辦的「慕尼黑奧運」,當時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並沒有對納粹奧運發動抵制,進而默許當年的大賽成為希特勒鞏固政權與戰爭野心的「宣傳工具」——自此,世人理當從歷史學到教訓,特別國際社會此前已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犯過錯誤」,當年世界對於西藏人民抗爭的袖手旁觀,亦也被投射為如今正在重蹈覆轍的歷史教訓。

 

但反對「全面抵制」者的意見,卻則會提到另一個歷史案例——1980年美國對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奧運」的不參賽抵制——當年的卡特政府為了抗議蘇聯1979入侵阿富汗,而與加拿大、日本、西德、中國…等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

 

但當年的全面抵制決定,不僅沒能嚇阻紅軍開進阿富汗,在美國運動員集體缺席的狀態下,全面稱霸獎牌競賽的蘇聯,更藉由是屆奧運大大地宣傳國威、鼓舞愛國情緒,並成為1980年的最大贏家。

 

鑑此,反對意見才不斷強調,單方面的全面抵制只會「耽誤自家國手的運動生涯」,就政治與軟硬實力的角度來看,根本達不成施壓爭議主辦國的主要目的。

 

然而也有人質疑,抵制奧運真的能夠達到施壓目的嗎?也有反對意見強調,單方面的全面抵制只會「耽誤自家國手的運動生涯」,就政治與軟硬實力的角度來看,根本達不成施壓爭議主辦國的主要目的。 圖/路透社

 

 

而針對拜登政府的「外交抵制,出賽如常」對策。美國政壇內也有不同的聲量回應——像是在川普治下擔任國務卿,一向以對中強硬政策聞名的共和黨戰將龐佩奧(Mike Pompeo),就公開譴責拜登的局部抵制根本不痛不癢、自失立場,

 

 

「針對北京冬奧,只出『外交抵制』根本

娛樂城
首儲送5000元免費領取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