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2021 年 12 月 10 日

美國和歐洲兩家著名智庫最近分別發布研究,對於中共利用西方國家政體民主多元等特點,長期有計畫地拉攏各國地方政府以及產官學研,從所謂「次國家層級」瓦解對中政策,卻被過度輕忽,提出鄭重警告。
根據《美國之音》等媒體報導,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以及歐洲最大中國研究智庫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最近不約而同警告,中共對各國政府的抗中政策進行類似「農村包圍城市」、「地方包圍中央」之滲透戰略。
長期利用地方政府產官學研影響政策
上個月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在題為《小池塘裡的大魚:中國在歐洲的次國家級外交》(Big fish in small ponds: China’s subnational diplomacy in Europe)報告指出,中國在許多歐洲政策上刻意繞過歐盟機構和各國中央政府,與中央層級以下的各級政府——難以數計的地區和城市——穩定拓展,並建立多種夥伴關係。也因為來自中國的投資、研發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相當可觀,使得歐洲地方政府基本上對北京保持歡迎態度。
在美國,立場被視為跨黨派、鷹派和新保守主義的捍衛民主基金會,其資深研究員皮卡西奇(Nathan Picarsic)發現,雖然近年美中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從白宮到國會,美國聯邦等級的政界領袖基本上一致抗中,但是許多地方政府卻迥然不同。
皮卡西奇指出,中共利用地方政府做為影響華府政策的工具,短期希望能向聯邦政府施壓,長期而言,地方政府官員未來可能成為親中共的國家領導人物。
例如,在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與中國美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國各州駐華協會代表進行視訊會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竟然直接要求美國官員與代表「發聲出力,仗義執言」,希望「朋友們」影響拜登政府取消對中國所加徵的關稅、停止對中國企業制裁、停止抵制北京冬奧,並且阻止美國國會通過涉及美中競爭的法案,如《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等,毫不掩飾其統戰野心。

謝鋒要求美國代表們推動美國當局奉行理性務實的對中政策,停止打貿易戰、產業戰、科技戰,停止製造價值觀、意識形態、地緣政治衝突。謝鋒並且警告,在涉及新疆、香港、西藏、台灣等問題上,中方沒有妥協餘地,希望美國商業團體發揮影響力,敦促美方堅守「一個中國政策」。線上娛樂城
謝鋒宣稱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慫恿與會代表快速行動,做推動中美合作的「早起鳥」,告誡代表們「大樹底下好乘涼」,倘若兩國關係惡化,商界就不可能「悶聲發大財」。
不久之前,11月12日《路透社》報導,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曾經致函美國企業高管,要求施壓美國國會反對《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等和中國相關的議案,要脅美國企業倘若這些法案成立,他們將面臨在中國失去市場的風險。
此外,在12月2日的美中貿委會年度晚宴時,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致詞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共同將「蛋糕」做大,拓展共同利益,不應把經貿問題政治化,而應保持開放包容,呼籲美方儘快取消加徵關稅、摒棄「冷戰思維」。
中國外交部此等行動呼應了今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在推進對外開放中,要注意「凡是願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線上娛樂城

美國務次卿指責中共並再度勸說企業界娛樂城
過聯邦政府,以向地方政府投資的手法滲透美國商業生態系統,「有些交易本來要經過國家安全審查,但是在地方政府的就業機會、投資資金等掩飾下,這些交易往往輕易過關。」
歐美兩家著名智庫此時揭示中共包圍戰略的報告,猶如接棒賽跑,究竟為何而跑?值得世人持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