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走人 德國新政府對中國強硬?

最後更新時間: 2021 年 12 月 2 日

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11月24日聯合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三黨達成執政協議,最快將於12月6日在聯邦議會推舉社民黨黨魁蕭茲(Olaf Scholz)為新政府總理,前總理梅克爾功成身退。

德國政府是內閣制,近30年來,沒有政黨能單獨獲國會過半席位,都要聯合其他政黨執政。其中談判出大家都接受的執政協議,是組成政府成敗的關鍵。今年10月聯邦議會改選後,就開始談判,但特別的是,並不是由最大黨社民黨與綠黨、自民黨分別談判,反而是綠黨與自民黨先談妥,再拿著商定的協議找社民黨協商,完成執政聯盟。

部分原因是,過去綠黨與自民黨政綱南轅北轍,最難達成協議,所以先談妥,才能組成聯合內閣。其次,自民黨與綠黨加起來的席數,要比社民黨多,他們才是決定政策的重心。

在最終達成的177頁組閣協議中,強調與過去16年梅克爾政府劃清界線,將推動新政府雄心勃勃的進步政策,包括2030年前實現能源去碳化,並在2035年起停止銷售內燃機汽車。其中,外交政策的精神有別於梅克爾的「以利益為基礎」和「妥協處理衝突」的務實外交,主張未來德國外交要建立在「價值觀基礎之上」,可能直接衝擊德國和中國關係。

從組閣過程與協議內容看,雖然德國未來由三黨聯合執政,但兩個小黨卻居主導地位,執政協議更多體現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的色彩,兩黨分在左右兩端的強勢,反而最大黨社民黨是居於協調者角色。

這也反映在內閣人事安排上。綠黨雙主席之一哈貝克將擔任新成立的經濟、能源、氣候保護與轉型部部長,這是一個超級部會,權力極大。自民黨主席林德納則擔任財政部長,掌握預算大權,而另一位綠黨主席貝爾貝克則出任外交部長。娛樂城

之前北京制裁歐洲議會批評中國最力的幾位議員,都是出身德國綠黨;貝爾貝克也一反過去綠黨的和平主義,呼籲就俄羅斯和中國侵犯人權問題,採取更強硬立場。德國新政府會不會有更強硬的中國政策?

果不其然,在執政協議中,有十幾處提到中國,稱應該從夥伴、競爭和體制對手三個層面,與中國發展關係,並首次納入中國侵犯新疆人權、侵蝕香港自治權利,以及維持台灣現狀等內容,「唯有在和平和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台海現狀」。娛樂城

專家指出,這是德國近代以來「對中國措辭最強烈的執政協議」,而這已經不僅是反映綠黨的主張,更是整體聯合內閣的主張。

在歐盟內部,德國向來是推動與中國交往的動力。去年底,德國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最後一天,簽訂「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目前雖然被歐洲議會「無限期擱置」,無法獲批准。將來德國新政府是否將成為歐中關係的障礙,而非過去扮演推手的角色?

現在要判斷新政府作為,恐怕言之過早。德國是歐盟一分子,整個歐盟在過去兩年中,對中國的看法有更大改變,更為警覺,也更與美國配合。德國新政府政綱中,梅克爾對中國較傾向妥協、更照顧德國利益的政策,當然將隨之改變。

但德國在外交上還有更多優先的挑戰,譬如對俄羅斯關係就更緊要。目前東歐邊境緊張,已經迫使德國暫停對俄羅斯輸送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的審查,讓今年冬天能源危機雪上加霜。

雖然川普已下台,但拜登政府完成自阿富汗撤軍,締結美澳英安全聯盟(AUKUS),仍然強調美國優先,迫使德國不得不認真思考法國總統馬克宏鼓吹的「戰略自主」,東歐國家如波蘭、匈牙利對歐盟憲章的蔑視,也構成直接挑戰,都需要新政府與法國協調解決。線上娛樂城

德國外交部長雖有政策權,而政策須遵循執政協議。德國外交政策的方向還是由總理府主導,最後外交政策決定權落在總理蕭茲手上,由總理負全責,再怎麼富有理想,還是要落實到現實利益考量,尤其是德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更需要呵護。

北京很擔憂德國跟隨美國走。即將離任的梅克爾17日接受專訪表示:「或許我們最初在對待一些合作夥伴關係上的看法過於天真,可是這些日子裡,我們對此進行更加細緻的思考,這樣做也是正確的」。梅克爾強調:「在我看來,完全(與中國)脫鉤可能不對,將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線上娛樂城

蕭茲曾是梅克爾大聯合內閣的副總哩,梅克爾老成持國的箴言對蕭茲應會有一些影響,但德中關係今後想順風順水,恐不容易。

娛樂城推薦優惠最高的娛樂城娛樂城優惠娛樂城體驗金勝率最高的娛樂城現金版推薦娛樂城賺錢百家樂推薦推薦現金版捕魚機推薦麻將推薦百家樂推薦十大娛樂城推薦
首儲送5000元免費領取100元